当前位置: 首页>国际

暂停使用活体牛瘟病毒开展研究的禁令解除

日期:2013-07-12      作者:       来源:FAO网站
  

  2013710日,罗马-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解除了关于暂停在获准研究中使用活体牛瘟病毒的禁令。

  2011年5月世界动物卫生组全体成员国通过一项决议,敦促成员国禁止使用含有牛瘟病毒的材料,除非得到国家兽医机关,以及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批准。此后该项禁令开始实施。

  这两个组织现已就有关使用牛瘟病毒和含牛瘟病毒材料的任何研究提案制定了严格的正式审批标准和程序。

  最关键的要求之一是,所开展的研究应当在通过减少疾病复发风险来提高粮食安全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此程序取代了早先发布的病毒使用禁令。

  2011年正式宣布根除牛瘟,但实验室依然保存着牛瘟病毒。2012年6月,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调查后发现,全球依然保存该病毒的实验室超过40个,它们中有些未能达到生物安保和生物安全要求的水平,为此而实行了暂停使用病毒的禁令。

  正式宣布根除牛瘟之后,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成员国承诺禁止使用含有牛瘟病毒的材料,除非得到国家兽医机关,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批准。

  必须随时警惕牛瘟

  “尽管全球社会已成功根除自然界的牛瘟病毒,我们还必须密切关注实验室中保留的病毒样本,”粮农组织首席兽医官胡安·卢布罗斯说。

  “人类天花在30多年前便被根除,但是从世界各地的实验室中清除天花病毒则费尽周折,直到确定将它们只保存在两个安全性很高的地点,”卢布罗斯解释说。“粮农组织致力于帮助各国销毁或保护实验室中留存的牛瘟病毒,以避免其释放到自然环境中的任何风险。”

  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认为,全球根除牛瘟面临的最大威胁是病毒从所在实验室的意外释放。实验室处理不当可能导致这种情况发生。

  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正在为将含病毒材料向认可的和具有高水平生物安保/生物安全的设施转移提供支持。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总干事伯纳德·瓦莱特说:“如果现在爆发牛瘟,全球数十年来为根除牛瘟所付出的努力将前功尽弃。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对病毒研究实行严格管理,而且应当就未来研究的潜在益处和处理病毒所产生的风险进行认真权衡。”

  在非洲、亚洲和中东地区,根除牛瘟运动持续了数十年,几百个实验室曾保存着生物材料和疫苗,作为消除疾病的常规监测活动的一部分。牲畜和野生动物的血液和组织样本以及从牛瘟病毒株提取的疫苗库存随时被用来应对畜群中发生的紧急牛瘟疫情。

  一个由7位外聘专家组成的牛瘟联合咨询委员会承担了基于客观标准审核研究提案的任务,并就每项提案的有效性向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提出建议,供作最后审批。

  研究建议的审核原则包括:

  ·研究的结果或影响旨在保护当地和全球人口的粮食安全;

  ·研究结果将促进有效维持全球无牛瘟状态;

  ·研究的结果或影响将为公共健康或动物健康提供重要的科学利益。

  继续开展科学研究的一个潜在好处是探索以小反刍兽疫(PPR)病毒为基础,而非实际使用牛瘟病毒,研发一种针对黄牛和水牛牛瘟的疫苗的可能性。小反刍兽疫是绵羊和山羊罹患的一种疾病,其病毒与牛瘟病毒类似。

  针对这两种疾病开发的基于小反刍兽疫的疫苗可以在牛瘟再次发生时,防止疫情蔓延。这也意味着没有必要为目前库存到期后进行牛瘟疫苗补充而保存牛瘟病毒。

  随着实验室设施中存留的牛瘟病毒日益减少,意外释放的风险也将降低,因此,牛瘟对全球粮食安全的持续威胁也将减少。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