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国际

世界粮食计划署:埃博拉疫区需全球性应对机制

日期:2014-09-19      作者:粮代处       来源:
  

  近日,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在北京表示,埃博拉疫区已被联合国人道主义救援机构列为第三等级(L3)应急响应地区。这意味着灾区需要全球性应对机制,也是人道主义救援的最高级别。

  WFP中国代表处黄安生(Brett Rierson)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WFP在全球负责协调灾难地区的应对工作,伊拉克、叙利亚、中非共和国、南苏丹,再加上埃博拉疫区,WFP目前同时应对5个L3应急响应地区,这是史无前例的。

  WFP发布的报告显示,为应对埃博拉病毒持续蔓延,该署为居住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管制地区的约130万人提供粮食援助。目前已为疫区民众提供的粮援多达90天的存量,能解决人们在家中的食物需求,有效减少了人员交通,有助于隔离病毒传染。

  但是由于在救援过程中面临生命危险,救援成本的不断上涨也给WFP的工作带来困难。在叙利亚,WFP和其合作伙伴跨越国界,每月为425万人提供援助,平均每周的花销高达3500万美元(约合2.15亿元人民币)。而随着灾区物价不断攀升,救援成本每月还会上涨20%左右。

  黄安生表示,中国一直在努力帮助世界上受灾地区的人民,特别是去年向WFP在叙利亚的紧急援助行动慷慨捐赠了200万美元(约合1200万元人民币),WFP对此深表感激。

  黄安生指出,中国有潜力在人员和资金等多方面更多参与全球人道主义救援工作。他建议,中国在关注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同时,可以更多参与“软基建”的重建,为灾区人民提供食物、营养品以及心理辅导。另一方面,人道主义救援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跨国界的工作,尤其是在应对埃博拉疫情的过程中,疫区国家政府没有能力做好区域协调,WFP欢迎中国利用其国际协调能力推动跨区域的救援项目,这也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据悉,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日,埃博拉疫情死亡人数已突破2400人,近4800人感染。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