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政策、项目与创新主任斯坦莱克·萨姆坎戈(Stanlake Samkange)日前就如何强调“粮食安全”与“营养”的理念,以帮助人们理解应该如何选择食物指出:目前,有关“营养”的理念需进一步得到普及。人们经常认为,只要食物能够提供足够的热量就可以了,但实际上,重要的不仅仅是热量的多少,而是这些热量的“质量”。粮食安全的概念本身应该包涵对“营养”的考量,针对这一状况,WFP把“粮食安全和营养”作为一个整体使用,并通过与中国近30年的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过科技、政策、中央政府和地方的深入参与,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间减少的饥饿人口数量是全世界最多的。中国在这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WFP对此高度赞赏,认为这对其他国家的抗击饥饿的斗争将会提供重要参考。
他特别指出,中国目前开展的“学校营养餐”计划在规模上位于全球第四,预计很快将成为第三。营养是与人的一生紧密相连的,普及营养知识“越早越好”。在中等收入国家和学龄儿童中普及营养知识,鼓励人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在巴西,学校提供鲜榨果汁,让学生更容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
WFP目前也正在关注大城市的浪费现象,将在未来两到三年间呼吁制定“城市粮食安全”相关政策法规,以避免城市食品浪费现象。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农村的浪费现象。与城市的浪费方式不同,由于加工粗糙等原因,在发展中国家,农村往往不能充分的利用粮食原料,导致浪费。受WFP的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对中国陕西、云南、贵州的6个贫困县“粮食安全与脆弱性分析”进行了调查。萨姆坎戈表示,WFP与中国的合作正迎来“转型”。一方面,WFP将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也将开展直接项目。双方在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加强。WFP与中国的合作对双方来说都很重要,中国需要WFP的技术应对减贫和抗饥饿挑战,WFP同样需要中国的减贫、抗饥饿经验并与全球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