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在中国农业农村部的支持下,世界粮食计划署正式启动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的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试点项目,这是世界粮食计划署在中国开展的第二个针对学龄前儿童的营养改善计划。
此项目为期3年,将覆盖靖西市的禄峒镇、武平镇、新甲乡的22所幼儿园共约2000名在园儿童。项目内容主要包括:每天为在园儿童免费提供至少一餐价格为3-4元的营养餐,帮扶项目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贫困农户发展种养生产,开展学龄前儿童营养知识培训、健康教育宣传,改造幼儿园厨房设施。
在启动仪式上,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副主任玛哈·艾哈迈德表示,世界粮食计划署希望通过试点项目展示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的效果,并推动中国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3-5岁是儿童生长的关键时期,如果营养跟不上,将对身体和智力发育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她说:“我们希望该项目能改善广西贫困地区的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也希望我们的项目成为一个可以借鉴的范例,能够在中国更多的地区推广。”她还对通用磨坊和想念食品等爱心企业对此项目的支持表示感谢。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副巡视员陈国平说,广西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试点项目是有远见的,是符合中国的发展政策方向的。他说:“我相信,只要严格遵守双方已达成的共识和协议,积极发挥各方的积极性,为一个个儿童、一个个农户着想,科学地有效地实施好项目、管理好项目,项目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2018年5月,世界粮食计划署在湖南湘西贫困地区启动了在中国开展的第一个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项目,项目实施一年多来已经为当地25所幼儿园的约2000名小朋友提供了营养午餐,帮扶了50户贫困小农,并为幼儿园老师和家长进行了多次营养知识培训。在湘西项目成功开展的基础上,广西项目将加强营养宣教,引入优质、专业、系统的食物、营养和健康教育资源。另外,膳食将引进配餐公司实行统一供给和配送,保障更高水平的食品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