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国际

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项目助力加纳可持续防控草地贪夜蛾

日期:2025-03-23      作者:       来源:FAO
  

  近日,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框架下区域间草地贪夜蛾可持续治理项目(南南合作草贪项目)支持下,来自加纳的25名国家植物保护技术官员及农技推广骨干完成了为期5天的专项技术培训,为当地构建草地贪夜蛾长效防控体系奠定了基础。

  此次培训由粮农组织主办,培训内容包括草地贪夜蛾种群监测技术、虫情发生预测模型使用、天敌昆虫大规模饲养技术和可持续防控策略等。

  国际合作筑牢防线

  自2019年粮农组织启动草地贪夜蛾全球防控行动以来,非洲多国草地贪夜蛾防控成效显著。在南南合作草贪项目支持下,粮农组织和加纳食品与农业部深度合作,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技术力量,重点提升虫情监测预警能力,推广环境友好型防控措施。粮农组织植物生产及保护司农业官员马吉德·埃尔卡基表示:"培养本土技术力量,推广经实践验证的防控方案,是可持续治理的关键。"

  田间课堂培育实战能力

  本次培训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杨代斌、副研究员张天涛、副研究员张浩文,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李振宇授课,采取"理论+实践"模式,围绕四大核心领域展开教学:

  智能监测体系:应用粮农组织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系统(FAMEWS),结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的种群预测模型,提升虫情预判精准度;

  绿色防控技术:在加纳建立田间示范点,测试玉米抗/耐性品种、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及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等措施的综合防治效果,为综合性防控技术集成奠定基础;

  农技推广网络:项目计划在今年两个玉米种植季内为当地培养50名农民田间学校带头人及1000名技术骨干,构建基层农民田间学校推广体系;

  设施升级改造:项目专家组指导建设天敌规模化饲养实验室,制定适应当地气候的优势天敌繁育操作技术规程。

  四大成果助推草地贪夜蛾可持续防控:

  “三位一体“防控体系:项目通过构建“监测预警-技术支撑-示范推广”三位一体技术体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性突破;

  监测网络全面升级:项目团队帮助加纳强化虫害监测体系,部署性信息素诱捕器500套,结合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系统,实现虫害暴发提前预警,显著提升防控响应效率;

  技术体系迭代创新:通过系统化培训,加纳技术官员已掌握“生物农药+天敌规模化释放”等前沿防控技术,项目组后期将编撰田间示范试验和天敌繁育技术规范,形成可复制的“1+N”技术推广模式;

  南南合作继续深化:本次合作为未来在粮农组织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框架下开展技术援助、经验共享和病虫害防控创新奠定了基础。

  加纳食品与农业部植物保护与监管服务局局长艾瑞克·奎耶表示,项目提供的技术方案经济实用。他对粮农组织和中国政府给予的持续支持表示感谢,并重申加纳政府对草地贪夜蛾防控的坚定承诺。

  南南合作开创新模式

  此次合作形成了"技术转移-本土适配-区域推广"的创新机制。项目未来将把此模式推广至非洲多个国家,推动建立跨境联防体系。对此,粮农组织驻加纳代表古贾杜尔·普里亚表示:"中国经验与非洲实践的结合,正将生态挑战转化为农业转型机遇。"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最近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