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布《2020年亚太区域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
报告指出,在新冠疫情暴发前,亚太区域就有19亿人无法负担健康膳食。疫情对区域内各经济体和民众生计造成了严重破坏。粮食价格和可支配收入左右了家庭关于食物和膳食摄入的决策。新冠疫情暴发、缺乏体面工作机会以及粮食体系和市场的严重不确定性,导致亚太区域不平等状况进一步加剧,贫困家庭因收入减少而不得不改变膳食选择,转而消费价格低廉、缺乏营养的食物。
2019年,亚太区域有超过3.5亿人食物不足,几乎占全球半数之多。本区域内,估计约有7450万名5岁以下儿童发育迟缓,3150万名儿童身体消瘦。南亚地区的形势最为严峻,当地近5600万名儿童发育迟缓,超过2500万名儿童身体消瘦。与此同时,超重和肥胖人数迅速增加,尤其是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估计约有1450万名5岁以下儿童面临超重或肥胖问题。
报告呼吁在亚太区域推动粮食体系转型,增加供应并促进家庭获取营养、安全和可持续膳食。营养和健康膳食需要向全体民众普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报告建议采取综合性方针和政策,为解决成本问题、保障母婴和儿童健康膳食发挥关键作用。
报告原文链接: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