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罗马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协助七个国家从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获得580万美元资金,用于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纳入农业粮食体系主流,推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昆蒙框架》)落地实施。

入选项目将支持实现《昆蒙框架》设定的多项具体目标,涵盖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保护、知识管理体系构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以及动员包括土著人民在内的地方社区参与粮食和农业领域的生物多样性管理。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对此举表示欢迎。他表示:“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以粮农组织‘四个更好’愿景为根本指引,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宝贵资金支持,帮助其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而实现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基金的设立和运作,充分彰显农业粮食体系在遏制生物多样性损失、促进农产品多样化、应对气候危机等方面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由中国于2021年在昆明举办COP15大会期间宣布设立
左图:©IISD/ENB Mike Muzurakis,右图:©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
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21年在昆明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期间宣布设立。基金专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实现《昆蒙框架》设定的全球目标,重点资助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但能力建设和资源保障相对薄弱的地区。
本次资助将支持以下项目:
1. 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农业粮食体系主流,推动《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落地实施
该项目将在马达加斯加、乌干达和墨西哥三国开展,通过创造有利条件,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各国农业粮食体系主流,加快推进《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落地实施。项目将着力推动政策协调对接、强化机构能力建设、完善生物多样性友好型实践的财政激励机制、促进知识经验交流共享。

项目将助力马达加斯加、乌干达和墨西哥三国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各国农业粮食体系主流。©粮农组织
2. 通过生态系统和物种知识管理为地方社区赋能,助力库克群岛实现《昆蒙框架》目标
项目将助力改进知识管理体系、推进数据管理现代化、推广可持续实践模式,为地方社区保护、修复和管理生物多样性赋能。具体举措包括:建立国家生态系统分类体系,更新升级生物多样性数据库,支持社区运用传统知识和生态农业方法开展保护行动,特别关注女性和青年群体的参与。
3. 有效管控外来入侵物种,维护尼泊尔生态系统健康
项目聚焦遏制外来入侵物种扩散蔓延、管理控制现有种群规模两大核心任务,通过动员社区层面开展行动,采取参与式治理方法,加强机构能力建设,减轻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和当地民众生计的不利影响。

项目将帮助受助国有效管控外来入侵物种,维护本土生态系统健康。©粮农组织
4. 预防和控制外来入侵物种,加强斯里兰卡生物安全体系
项目将通过加强边境管控措施、培训一线队伍、动员社区参与清除行动和公众宣传教育等综合手段,提升国家预防和管理外来入侵物种的整体能力。
5. 增强土耳其埃伊尔迪尔湖生态系统韧性与可持续管理
项目将助力提高公众认知,推广生物多样性友好型实践,保护埃伊尔迪尔湖及其生态系统。同时,项目还将支持发展节水型农业,鼓励该地区民众从事可持续生计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