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9日,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以下简称粮代处)召开了“创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座谈会。会议认真学习了农业部牛盾副部长关于粮代处“建设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和标志性农业驻外团队”,以及财政部郑晓松部长助理关于做好新时期农业外交工作要强化“管理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的指示精神,全面回顾了粮代处过去一年在主体业务和内部管理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系统分析了新时期深化农业外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并就“为什么要创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什么是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怎样创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等议题进行了探讨。全体干部职工与会并发言,夏敬源代表做总结讲话并就粮代处“创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与会同志认为,过去的一年,在农、财两部党组及分管部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两部国际合作、人事、财务等有关司局的大力支持下,以夏敬源代表为首的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处干部职工,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开创了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取得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变化有目共睹,成绩来之不易。今年1-2月,农、财两部领导对粮代处的工作分别做出了重要指示,不仅对粮代处的自身建设做出了准确定位,而且对粮代处的未来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深入开展“创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活动,对于贯彻落实两部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开拓粮代处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意义重大而深远。
郭汉弟参赞认为,开展“创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活动,是从新时期实施大国外交、建设现代农业强国的战略高度,对粮代处做出的科学定位,是实现粮代处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增强,粮代处在深度参与国际粮农事务中的作用不断彰显。这一切为粮代处“创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创造了有利条件。今后应再接再厉,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完善规章制度,打造一支政治思想合格、业务精益求精、管理精细高效的工作团队,为全面建成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而不懈努力。
张政伟参赞认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应当是集优秀性、集成性、独特性、公认性、稳定性于一身的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农业驻外机构。创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是拓展多边外交、推进“四化同步”的现实需要,是创先争优活动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粮代处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粮代处的组织成长规律,是粮代处“围绕一个目标、着力三个提高、发挥五大作用”工作思路的升华提炼。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牛盾副部长关于加强“五项基本建设”和财政部郑晓松部长助理关于强化“三个意识”的指示精神,内外抓管理、全面树形象、继承加创新,坚定信念、坚持不懈,以优异的成绩为创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添砖加瓦。
夏敬源代表指出,要深化 “创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的思想认识。创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对于开拓现阶段农业外交工作新局面意义重大而深远。第一,创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是实施大国外交战略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国外交战略,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外交是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必须打造适应新时期农业外交形势需要的强有力的农业外交机构和高素质的农业外交队伍,为践行大国外交总体战略助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基础。第二,创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国的迫切需要。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时期,急需转变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和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农业强国。为此,要大力实施农业“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积极与国际标准接轨并广泛参与国际规则制定,这就对农业外交机构和外交队伍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创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是提升参与国际粮农事务能力的根本途径。大力提升参与国际粮农事务能力,必须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做保障,以实现国家实力、单位魅力和个人能力相统一。只有积极上进的团队和干事创业的氛围,才能使个人能力得以提升,才能圆满完成国家赋予的农业外交职责与使命。第四,创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是强化粮代处自身建设的有效举措。一年来,粮代处在思想政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建设、设施条件建设与和谐文化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各方给予充分肯定。但要巩固建设成果,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则需要好的机制做保障。创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就是为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奠定基础。
夏代表强调,要明确“创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的目标任务。粮代处创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的重要目标任务,就是要为实施粮代处“围绕一个目标、着力三个提高、发挥五大作用”的工作思路提供体制机制与硬件软件保障。具体而言,要做到五个方面:一要组织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要根据形势发展并结合自身实际,调整内部结构,理顺各种关系,合理配置资源,着力精干高效。二要人员素质精良、主体业务精湛。要结合农业外交工作的特点,着力打造政治敏感、思想先进、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纪律严明的团队,以自身素质的不断增强推动主体业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三要管理规范高效、运转协调有力。只有规范管理,才能长久高效;规范管理需要配套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的运行流程作保证;好的制度必须有效执行才能发挥作用,即所谓“制度是铁、执行是钢”。四要设施手段配套、环境条件优美。近年,在农、财两部党组的大力支持下,粮代处进行了新老馆舍修缮,工作条件大为改善、环境条件大为改观、接待能力大为提升,这为创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奠定了物质基础;今后还要努力争取实施馆舍修缮后续项目,进一步强化设施手段、美化环境条件。五要单位和谐发展、整体奋发向上。要大力加强和谐团队与和谐文化建设,不断激发每位干部职工的正能量,让个人最出色、最光彩、最具良知的方面得到应有发挥和充分体现,呈现一片昂扬向上、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
夏代表要求,要强化“创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的保障措施。创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重在强化保障措施: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创建方案。要成立“创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工作领导小组与工作班子,具体负责创建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在制定创建方案时,应突出农业外交工作价值观和粮代处发展远景目标。二要强化目标责任、着力督促检查。要将创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的目标任务逐项分解,落实任务到组、明确责任到人,并大力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每项工作落到实处。三要量化考核指标、建立奖惩机制。要针对每项目标任务制定出可操作和量化的考评指标,对创建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予以适当奖励,对存在的各类问题及时予以纠正,营造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四要大力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要牢固树立“宣传也是生产力”的观念,充分利用简报信息、书刊杂志、网络和新闻传媒,广泛宣传粮代处“创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活动取得的成果与经验,努力形成合力,推进“创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的良好氛围。
本次会议,是粮代处创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的一次研讨会、动员会,全处干部职工会前认真准备、积极思考,会上畅所欲言、广泛交流,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畅谈了对创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的认识,开动了脑筋、开拓了思路、开阔了眼界,达到了建言献策、共谋发展的目的。大家一致认为,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粮代处将会形成一整套有关创建标志性农业驻外机构的思路、对策与措施,为开拓新时期农业外交工作新局面提供有效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