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18日下午,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大使广德福在粮代处会见了来意访问的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爱军一行。
广德福诚挚欢迎张爱军及代表团一行来访,首先对“文明遇·鉴:中国昆曲江苏周”在法国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2023年是中国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中国昆曲江苏周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展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和中华文化精神标识的有力举措,对推动中外各领域交流合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广德福表示,江苏是农业大省、文化大省、产业大省,农业条件得天独厚。江苏平原多、水系多、生物资源多,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粳稻主产省和优质弱筋小麦优势区。多年来,江苏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决策部署,强化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充分发挥经济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人才优势,始终走在国内农业农村发展的前列。粮食生产持续向好,2022年粮食总产753.8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现代农业建设稳步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近71%,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5%,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建成高标准农田4000万亩以上,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达67.2%,位居全国第二;农业对外开放程度高,农产品贸易规模长期位居国内前列,农业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去年新增农业对外投资项目147个。连云港农业对外开放实验区平台作用显现,有效服务“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兴化垛田入选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点。作为沿海发达省份,江苏不仅为国内经济文化社会进步作出巨大贡献,也在保障粮食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领头羊”。
广德福系统介绍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粮农治理情况,表示中国支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始终坚定维护联合国粮农三机构在国际粮农体系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开展农业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为维护全球粮食安全,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了中国力量。今年7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第43届会议上,现任中国籍总干事屈冬玉博士以168票高票连任,充分表明国际社会高度认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和对全球粮农治理的贡献!中国将更加积极有为,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粮农治理,珍惜当前和平发展的难得机遇。粮代处今后愿为江苏省与联合国粮农三机构开展务实合作提供便利、当好金色桥梁,让江苏经验、江苏模式在国际舞台得到更多宣传和推广,更好地服务国内国际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张爱军感谢广德福大使的热情接待和对江苏省农业农村工作特别是粮食工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表示江苏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的重大要求,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围绕总书记关于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的重要指示精神,江苏大力推动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并取得显著成效。与此同时,江苏大力宣传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及江苏坚决扛起粮食安全责任的积极举措,大力宣传江苏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大力宣传江苏繁荣农村文化、建设文明乡村,在乡村振兴中推动文化振兴的有效做法。下一步,江苏有关方面愿进一步密切与粮代处交流沟通,通过粮代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深化与联合国粮农三机构在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减贫等领域务实合作,在讲好中国三农故事、传播好中国三农声音的同时,把江苏在三农领域的好做法、好产品推向全世界,更好展现中国智慧、中国贡献和大国担当。
张爱军还介绍了刚刚在巴黎开幕的“文明遇·鉴:中国昆曲江苏周”情况。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将昆曲列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助推这一古老艺术走向世界。如今,昆曲艺术再次来到巴黎,在雷博拉剧院连续两场精彩演出,在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和巴黎许多地标性建筑附近,精心装扮的中国昆曲演员还轻扬水袖,“绽放”街头,优秀的中国传统艺术既有原汁原味的表演,又有融入西方元素的跨文化创作,在和而不同中收获大量海外“票友”,不仅联结起了跨越国界、跨越时空的情感,也联结起了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友谊。这是文化交流互鉴、传承和弘扬最宝贵文化遗产的最好形式。
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参赞童玉娥,副代表、参赞李波,梅红永一同参加了上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