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主要以发酵不同),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生茶茶汤呈青绿色,熟茶呈金红色。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生茶
普洱生茶是指用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加工而成的晒青毛茶为原料,以自然的方式陈放,不经过人工“发酵”、“渥堆”处理,但经过加工整理、修饰形状的各种云南茶叶(饼茶、砖茶、沱茶、龙珠)的统称。
自然转化的进程相当缓慢,至少需要 3—5年才适合饮用。但是长时间转化的生茶,其陈香中仍然存留活泼生动的韵致,且时间越长,其内香及活力愈发显露和稳健,由此形成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点。长久储藏,香味越来越醇厚,市场售价也会随年份而上涨。
生茶茶性较烈、刺激,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强烈的茶味、涩味,汤色较浅或黄绿。另外,生普洱减肥效果更好,但是对胃的刺激较大。
熟茶
普洱熟茶是指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加工而成的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人工快速后发酵陈化工艺制作出的散茶和紧压茶。云南特殊的水土养育出的普洱熟茶干茶色泽红褐,香气陈香浓郁,滋味醇厚甘爽,汤色红艳明亮,其品质在无异味的自然环境下后发酵保存,具有越陈越香的特色。
产区
普洱茶的生产保护区主要为云南的普洱市、西双版纳市、临沧市、昆明市、大理市、保山市、玉溪市等区域,茶园大都分布在低纬度地区,海拔1000~2100米、坡度小于25°的山地,这些区域中还存活着不少树龄上千年、茶树界中的“活化石”,高大耸立的乔木型大茶树无声地向世人证明,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是茶树的原产地。
工艺
普洱生茶,通常是以新鲜的茶叶采摘后摊晾自然蒸发,经杀青、揉捻、毛茶干燥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不经过渥堆发酵处理。
普洱熟茶属于黑茶类,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加工制作的,当时被称为“爷爷存茶,子孙卖茶”的传统普洱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于是昆明茶厂在传统普洱茶的加工方法基础上,学习其他地区黑茶发酵工艺,用晒青毛茶高温高湿渥堆发酵,制成了普洱茶熟茶。渥堆发酵的工艺大致是堆放毛茶,按照技术要求加温、加湿,经过长时间(几十天)发酵,期间需翻堆、解块,让茶叶充分发酵、熟化。
泡法
普洱生茶要求用100℃的沸水冲泡。用盖碗冲泡普洱生茶投茶量一般以8克左右茶叶,150~200毫升的水为宜,茶与水的比例在1:50至1:30之间,可使茶香更加纯正。冲泡时,1分钟左右即可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叶底继续冲泡,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冲泡时间可慢慢延长,从1分钟逐渐增加至数分钟,这样泡出的茶汤才比较均匀。
普洱熟茶不建议煮饮,生茶可泡可煮。散茶的级数不同,耐冲程度也不一样。散茶出味较快,而且相对紧压茶和茶头来说较不耐冲。所以一般用大杯或者壶和盖碗冲饮都可。但是不要闷的时间太长,尽量出汤快一些。紧压茶也就是一般的饼茶、砖茶、沱茶,大多是中间包心和外面洒面的。所以冲泡时最好用手掰下来,这样口感比较均匀,面、里、底三层都有。前几泡可以稍微闷一会,将茶叶泡透,三泡左右就开始正常出汤。每次把壶里的水倒干净,不要留上一泡的茶水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