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国际粮农热点

东海岸边凤凰山,单丛之香留齿间

日期:2020-05-19      作者:       来源:农民日报国际
  

 

 

  凤凰单丛茶属于乌龙茶类,因选用树型高大的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的优异单株单独采制而得名。优质单丛外形紧结壮直,褐润有光,滋味鲜爽回甘,汤色金黄,清澈明亮。 

  凤凰单丛的特别之处在于“香”,单丛茶是通过香型区分类型的,最具特色的有黄枝香、芝兰香、蜜兰香、茉莉香、玉兰香、鸭屎香、通天香。 

  产区 

   

  凤凰单丛是产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凤凰乡乌岽山山茶区的条形乌龙茶。潮州市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溪河流众多,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合茶树生长。 

  潮州市保存树龄200年以上的古老茶树有3700多株,其中一株宋种已有600多年的树龄。 

  工艺 

 

  凤凰单丛是由凤凰水仙分离、育成的品系品种。凤凰单丛的制作工艺有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干燥等。 

  很多第一次接触凤凰单丛茶的茶友会惊艳于单丛茶的香,那它是怎么来的呢?制作凤凰单丛的关键工艺就是做青,以前客家人采茶需要翻山越岭,茶叶在茶篓里互相碰撞,就形成了“绿叶红镶边”的品质,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茶叶中生成了丰富的香气物质。 

  泡法 

 

  提到凤凰单丛的冲泡,那就一定要说说潮汕工夫茶了,这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是非常有特色的潮州文化。可以说潮州家家户户都喝茶,都喝工夫茶。工夫茶中“关公巡城” “韩信点兵”等泡茶手法是工夫茶的另一大看点——饮茶时不能一杯斟满再斟一杯,而在几个茶杯上来回轮流顺序斟茶,使每杯茶浓淡均匀,多少一致。 工夫茶除了泡制要功夫外,饮茶也需要费工夫,闻香,啜饮,体会茶的香和韵。 

  掌故     

  潮州产茶有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明代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潮州府志》载:饶平县每年须贡“叶茶一百五十斤二两,芽茶一百八十斤三两”。由此可见潮州至少有300多年的贡茶生产史。 

  凤凰单丛茶出产于凤凰镇,因凤凰山而得名。相传南宋末年,南宋最后一位皇帝赵昺南逃,路经乌岽山,口渴难忍,山民献红茵茶汤,赵昺饮后生津止渴,即赐茶名为“宋茶”,后人称“宋种”。还有凤鸟闻知宋帝口渴,口衔茶枝赠茶的传说,因此又称“乌嘴茶”。 

  清同治、光绪年间(18751908年),为提高茶叶品质,人们通过观察鉴定,实行单株采摘、单株制茶、单株销售的方法,将优异单株分离培植,并冠以树名。当时有一万多株优异古茶树均行单株采制法,故称“单丛”。   

     凤凰单丛是产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凤凰乡乌岽山山茶区的条形乌龙茶。潮州市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溪河流众多,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合茶树生长。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