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总署近日发布《关于不再对输欧盟成员国、英国、加拿大、土耳其、乌克兰和列支敦士登等国家货物签发普惠制原产地证书的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遍优惠制原产地证明书签证管理办法》,自2021年12月1日起,对输往欧盟成员国、英国、加拿大、土耳其、乌克兰和列支敦士登等已不再给予中国普惠制关税优惠待遇国家的货物,海关不再签发普惠制原产地证书。输上述国家的货物发货人需要原产地证明文件的,可以申请领取非优惠原产地证书。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在国际贸易中地位的明显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宣布对中国普惠制“毕业”,取消普惠制待遇。中国出口货物已不能凭普惠制原产地证书享受关税优惠。因此,中国对相关国家逐步停止签发普惠制原产地证书:2014年7月1日起,不再对输瑞士货物签发普惠制原产地证书;2019年4月1日起,不再对输日本货物签发普惠制原产地证书;2021年10月12日起,不再对输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货物签发普惠制原产地证书;2021年12月1日起,不再对输欧盟成员国、英国、加拿大、土耳其、乌克兰和列支登士敦的货物签发普惠制原产地证书。
这次取消对华关税优惠待遇的国家,大多为欧洲国家。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中国在去年首次超越美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欧盟统计局表示,今年上半年,欧盟进口中国商品为2101亿欧元,同比增长15.5%;欧盟向中国出口商品1126亿欧元,同比增长20.2%。英国国家统计局亦表示,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首次超越德国成为英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
有分析称,这次欧洲多国取消对华关税优惠待遇,对中国自身整体出口贸易的冲击有限,但会影响一些毛利低及需要大量劳工的产业。比如纺织业、来料加工等行业。这给欧盟各国的亚洲货行、亚洲超市和中国餐馆带来成本冲击。加上延续到今冬的新冠疫情再次强烈反扑将对全球生产造成影响,物流供给将导致进口成本持续飙升。